黄金火焰鳉是饲养上非常简单的入门鳉鱼。原生地加彭雨林,一直被人为地改良选种后,有了黄金型(gold)、红色型(red)、朱古力型(chocolate)。性情羞怯,但对水质及饵料非常随和。只要嘴巴吃得下都全部接收。饲养时需加盖,以免受惊吓跳缸而亡。正常情况下每周可产卵50~100粒。孵化时可用干燥法或水孵法。小鱼出生后60天便可成熟产卵。
火焰鳉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会特别严峻,虽然说以弱酸软水来饲养会比较符合其原生环境,但是其实在经过一代一代的人工培育之后,火焰鳉已经可以非常容易就适应在中性的环境之中,只要使用经过适当曝气过的自来水就可以让鱼只悠游在里面了。然而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,就跟一般其它的鳉鱼一样,剧烈的水质变动容易让鱼只发生适应不良、紧迫,甚至死亡的情形。
[拉丁学名] Aphyosemion australe
[地理分布] 非洲刚果、加彭水域
[成鱼体长] 4.0 ~ 8.0 cm
[性 格] 温和
[适宜温度] 21.0 ~ 28.0 ℃
[酸 碱 度] PH 6.0 ~ 7.0
[硬 度] dGH 1.0 ~ 8.0 N
[活动层次] 中层
[繁殖方式] 卵生
琴尾旗鳉,俗称黄金火焰鳉,是假鳃鳉科的一种经人工改良的淡水观赏鱼。琴尾旗鳉于1921年首次被发现命名,其拉丁学名中的种名”australe”的原意为”赤道以南”,因为它即是原产于西非加蓬(Gabon)与刚果(Congo)等地沿岸的沼泽地区之中。野生型火焰鳉的公鱼体色为较深的褐色,同时具有橘红偏褐色的臀鳍外缘与颜色闪耀华丽的背鳍。在野生族群之中,火焰鳉个体之间的体色变异很小。
喜爱养鱼人群建议饲养,黄金火焰鳉鱼的性情十分温和,甚至还有一点羞怯。在饲养时,要记得在水箱上加盖,防止它们因受惊跳缸而亡。它们对于水质和食物的要求是比较低的。尤其是对于食物,只要是能吃得下的,无论是活饵还是颗粒,它们都能完全接受。因此,养殖起来是十分省心的。
1.烂鳃病
烂鳃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。热带鱼患料鳃病后,行动缓慢,体色减退,失去光泽,食欲不振,头部变成黑色,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,随着病情的发展,外叶鳃丝由鲜红变成白色,鳃丝逐渐腐烂脱落,随着外叶鳃丝的腐烂,内叶鳃丝也开始腐烂。鳃盖骨内表皮充血,中心骨坏死掉落,再严重时整个鳃盖也开始腐烂,最后导致死亡。
2.赤皮病
赤皮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。热带鱼患赤皮病后体质明显下降,食欲减退,行动缓慢,离群独自在水面游动。鱼体表面出血发炎,鳞片脱落,鱼体两侧和腹部的鳞片脱落最为严重。鱼鳃充血。鳍条腐烂,严重时鳃盖表皮腐烂脱落,鳃盖呈透明状,一周左右即可死亡。
3.竖鳞病
竖鳞病是由极毛杆菌引起的。竖鳞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鱼病,但如果热带鱼身体强壮,皮肤未受任何损伤是不会传染这种病的。热带鱼患这种病以后,整个鱼体表皮粗糙,全身鳞片竖起来,向外张开。患这种病的鱼还会同时伴有烂鳃,鳍条基部出血等并发症。病鱼呼吸困难,行动缓慢,食欲减退。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。
4.白点病
症状:病鱼神情呆滞,常在水流中冲洗或岩上蹭痒,体表布满白色或浅灰色斑点,病鱼出现交互感染和两次感染。常见的病原体有两种:一是类似于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虫,病鱼体表呈白点状;一种是卵圆鞭毛虫,病鱼体表呈浅灰色斑点,不易治愈。
1、水温:黄金火焰鳉鱼对于温度的要求并不严苛,只需将温度保持在22-27℃之间即可。不过在换水时,要注意把握一下新旧水的温差,不要过大,以免引起鱼儿不适。
2、水质:它们喜欢生活在弱酸性的水体环境中。水体酸碱度大概保持在5左右,水体硬度在10左右就可以。毕竟它们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,在一般的养鱼水中都可以存活。
3、喂食:它们是杂食性鱼类,对于食物完全不挑剔,活饵、颗粒饲料、薄片鱼食,只要能吃进嘴里,都是来者不拒的。不过在喂食时,最好还是定时、定量。这有利于它们保持活力,以确保身体健康。